
10月22日,由经济所、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、中国棉花研究院长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“安徽机采棉花新品种、新方法、新模式展示观测示范”在望江县成功举办。研究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李成出席会议并讲话。李成在致辞中指出,安徽是传统的棉花、纺织大省,也是全国产棉大省之一。安徽省适度恢复棉花种植规模符合国家战略要求。新型机选棉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的研发和应用,是棉花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。这对于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内地棉花发展,推动我省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会上,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李福光作了《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、问题与前景》专题报告,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类,分析了当前的机遇和挑战,并展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方向。与会专家就改变长江流域棉花种植模式、棉油和饲料多功能开发、棉花全产业链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。他们表示,要用好配套政策,重点是“五化同步”(规模化、轻量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、工业化)棉花产业化),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进一步提升棉花产业综合竞争力。会议在望江县华阳镇1000亩示范区注意到国家农业行业标准《长江流域机采棉生产技术规程》,并展示了长江沿线棉区棉花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。他们还参观了神舟针织(安徽)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车间,现场演示了从种植到加工的采棉全产业链的开发情况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陈长兵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马雄峰、安徽省种植管理局二级研究员陈银斌、首席科学家李学源新疆棉花技术体系、新疆农业棉花研究所负责人,望江县副县长李杰华,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家宝出席会议。来自安徽、湖北、江苏等地区的科研专家、农业技术人员、种植大户等11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